查看原文
其他

数据如何推动养殖尾水治理?

智渔 智渔
2024-08-29

在海南,现代海水养殖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人们利用滩涂、浅海和港湾进行水产养殖,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长,海水养殖逐渐成为沿海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海南省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过去十年(2012-2021年),海南海水养殖成为水产养殖总产量主要增长来源,同时,总产值也跃升明显,增长幅度超过100%,占比海南省水产养殖总产值的70%。是海南省水产养殖产业的重要经济支柱。


十年间,海水养殖产值从67亿元增长至136亿元


要想鱼养得好,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因早年传统的水产养殖缺乏尾水处理设施,粗放的产业发展形式和不断增加的养殖密度对当地水质环境产生了持续的不良影响。2017年,海南省三项污染物排放量均位列全国前十[4],而同期海南省水产养殖总产量仅排名全国15[5],说明在海南省水产养殖单位产量下,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量高于全国其他省份的平均水平。

由此,海南养殖尾水治理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而要治理,就要了解养殖现状,找到治理难点。


以养殖连片区为重点



















在海南,海水养殖以散户为主,养殖面积偏小,由此往往缺乏自主建设养殖尾水处理设施的空间。同时,传统的水产养殖以家庭(个体)居多,单个养殖主体的规模不大,以个体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投入成本高,难以推动。以文昌为例,海水养殖规模在30亩以下的养殖户,占比90%以上,而养殖总面积占比超全市海水养殖总面积一半。


海南会文星罗密布的养殖池塘
摄影/陶兴


室内养殖场花花绿绿的屋顶,很难从地图上分辨出来
摄影/陶兴


虽然海水养殖整体以小规模养殖户为主,但其养殖分布则以连片分布为主。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文昌市海水养殖100亩以上的连片区达到4万亩,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78%。海南省的水产养殖尾水亟待得到治理,而其中海水养殖的连片聚集区的治理将是其中的关键。因此,养殖尾水相关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各项文件,提倡水产养殖尾水的治理应以养殖连片区为重点,鼓励养殖连片聚集区统一收集尾水、集中处理,设置统一排放口。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方便,有效降低前期建设成本。



如何界定连片区



















在推进养殖连片区的治理过程中,主管部门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去界定连片区,管辖范围内有多少连片区?以及养殖连片区可以如何集中治理?哪些连片区可以由政府来牵头处理?

带着这些问题,并回应管理部门的需求,智渔受委托对海南部分市县的养殖尾水治理工作进行前期研究或提供技术支持,我们了解到目前政府已有的养殖主体数据都是以表格的形式收集,但仅通过表格数据无法判断各个养殖场是否呈连片分布,且这些数据往往是通过养殖户—村—镇—市层层上报,其真实性、完整度都无法有效验证。


卫星图片往往只能看到养殖池塘的位置


为了更加快速便捷地识别养殖连片聚集区,主管部门委托我们尝试应用遥感技术来识别养殖连片区。然而,新的问题来了,遥感技术难以高效、准确地识别出室内工厂化养殖场,也无法判断池塘水面是否在养、具体养殖品种等信息。因此,仅通过遥感依旧无法评估该区域的排水量、排水规律及养殖尾水污染物浓度等信息,难以判断该区域是否适宜作为连片聚集区来集中处理尾水。



“水产养殖地图”的登场



















最终,通过将卫星地图和水产养殖数据统计表格结合的方式来建立的“水产养殖地图”,闪亮登场,将养殖塘主、养殖品种及养殖模式等信息在地图上一一呈现,得到更加准确的识别辖区内养殖连片区的分布,片区内的养殖户数量、不同养殖品种的养殖面积等数据。


“养殖地图”示意图,包含了养殖面积、品种等多种信息


我们了解到,在数据采集、更新和维护方面,主要依靠村镇一级的基层组织发挥关键的作用,但来自不同管理需求、多次、重复的一线信息收集工作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担。通过养殖地图,把“基于地理位置的养殖主体数据信息”打好基础,可以缓解基层管理人员重复采集和更新数据的压力,更加准确地核算不同养殖品种的养殖面积,核查养殖户登记状况,减少上报过程中带来的误差,能大大提高基层行业治理的效能,后期的数据更新和维护也更为便捷。

同时,通过养殖地图的建立,在识别养殖连片区时可以有效地排除一些疑似连片区,帮助主管部门更全面、高效地确定需要治理的范围、分工及预算等。比如,智渔某次在协助海口市有关部门判定连片区时,仅从卫星图片看是一个近600亩的连片水面,而在实际核查过程中发现实际在养的水面仅有200亩左右,其中近400亩是已经被弃养准备征收的水面。

除此之外,在养殖连片区养殖尾水集中处理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养殖地图也可以通过数据叠加的方式,可以将连片区养殖品种,进排水沟渠,地形等高线,地貌类型做结合,帮助连片区尾水站的选址,管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而在协助主管部门做养殖连片区治理规划层面,养殖地图能全面识别出辖区内养殖连片区的分布、面积等数据,从而更好地辅助主管部门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财政预算等情况更加细致、切实地规划养殖连片区的治理策略和方案。



结语



















水产养殖尾水的治理是推动我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实现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尾水距离实现有效治理,达标排放的目标任务还有较大距离。养殖基础数据的有效应用只是推动落地实施的一个环节,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生产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养殖尾水集中处理的连片区运营管理模式的探索;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的制定;养殖尾水治理资金的筹措等问题仍然亟待突破。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都需要政府、科研高校、养殖企业、金融组织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投入,才能保障养殖尾水问题能够长期、有效地得到治理,水产养殖产业得以绿色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资料

[1] 海南史志网. 50年代海水养殖业
[2]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3] 海南乡村振兴网. 文昌市华侨农场:科学治理养殖尾水 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4] 《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5] 《海南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意见征求稿)》



          


作者
 贝伟烈

生在汕头、长在广州,又曾在佛山卖过鱼饲料,享尽过广东美食的幸福吃货。2018年加入智渔之后,在养殖项目跑过鱼塘,在捕捞项目住过渔村,在智渔内是什么都知道一点的小灵通。带着对渔业愈发浓厚的情感,在智渔和小伙伴们为可持续渔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END—


点击了解更多

潭门 会文 荣山寮

赶海 延绳钓 幽灵渔具

罗非鱼 白海豚 大黄鱼 石斑鱼 生蚝

气候变化 可持续渔业 让渔回家


转载声明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贝伟烈
排  版丨鲷鱼烧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智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